2014/11/28

突破C-Zone,慢慢长大



——从雪地冬令营到八达岭夏令营



在亲子团的开营仪式上,有一个固定的环节,就是由所有爸爸妈妈组成的育成会,全体朗读纪伯伦的诗《孩子》:

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
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,
他们在你身旁,却并不属于你,
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,却不是你的想法,
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。
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,却不是他们的灵魂,
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,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,
你可以拼尽全力,变得像他们一样,
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,
因为生命不会后退,也不在过去停留。
你是弓,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。
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,
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,使他的箭射的又快又远。
怀着快乐的心情,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,
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,也爱无比稳定的弓。

彼时气氛十分煽情,很多父母激动得眼含热泪,然而之后爸爸妈妈和引导员们难免要思考,是否“无为而治”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?除了爱,我们还能给孩子些什么?我们能做些什么?

参加在日本葛卷牧场举办的雪地冬令营,给了我很多启发。

雪地冬令营的创始人是栗驹高原自然学校的负责人佐佐木先生,在从栗驹高原出发前往葛卷牧场前,佐佐木先生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,当教育孩子时,你们希望他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还是不听话的孩子?正当我在“听话”、“不听话”中纠结,想象两种孩子的优缺点时,他给出了自己的回答:都不是,我们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听别人话才行动的孩子,而是要让他成长为大人。于是我似醍醐灌顶,明白问题的重点不是“孩子”,而是“成长”,不是现在,而是未来。

但成长是如何发生的?按照佐佐木先生所介绍的“冒险教育”的理论,成长就是扩大C-Zone。

C是指Comfortble(舒适),所谓C-Zone,是指稳定在一种已经知道的、安全的、可以放心的、舒服的、轻松的、可预测的状态,而从这个舒适区走出来,则伴随着未知、危险、不习惯、不可预测、精神不安、紧张害怕、结果不能保证、无从知道成功还是失败的一种状态,所以突破C-Zone,意味着“冒险”。如图所示。



带着印证冒险教育理论的心情,我们来到雪地冬令营的举办地——葛卷牧场。

我们参加的是第14期雪地冬令营,今年这里不大冷,我们到达时,积雪仅有60cm厚,Master(佐佐木先生的昵称。在日本的自然学校,每个参加活动的人都有一个昵称,类似我们的自然名,但又不限于自然名)说至少要达到80cm才方便建雪屋,好在一周之后才开始建雪屋的工作,希望老天能帮忙再多下点雪吧。

14天的雪地生活是漫长而短暂的,漫长到我以为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,短暂到似乎是转眼间就要告别。回到东京、再回到北京,我都恍若隔世,再回看当时的照片与笔记,才意识到这简直是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案例。

其实冬季的严寒大雪算是很严酷的自然环境,单从自然体验来说,有些单调、不舒服,当然也不习惯。然而正是这有别于城市的非日常环境,给“冒险”教育提供了条件。

冬令营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“体验式学习”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,这种体验包括社会体验、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,而这三种体验都能达到扩大他们的C-Zone,就需要有针对这些孩子精心设计的活动,总结一下:

雪地冬令营中的生活体验:规律的作息(包括起床、就餐、收拾、洗澡、日记、洗衣)、每天喂小牛、牧民家寄宿两晚、睡雪屋两晚,在这样的安排之下,孩子们经历了从非日常生活到日常生活的转变,他们的C-Zone就扩大了。

雪地冬令营中的自然体验:雪中游戏、追踪动物痕迹、放风筝、雪上运动会、造雪屋,一系列难度逐渐加大的雪地活动,是冬令营的主体内容,在此过程中除了享受冬季特有的自然环境,还体验到开心、兴奋、沮丧、委屈、哭泣、满足等各种情感。

雪地冬令营中的社会体验:与陌生人共同生活、共同完成某项任务(雪地追踪、发表会、运动会、造雪屋)以及各种仪式(入村式、恳亲会、退村式)、餐前感恩与餐后感谢。围绕着自然体验的一系列活动,都是通过团队的方式来完成的,在这些过程中争吵、妥协、合作、沟通、表达、沉默……都能让他们的C-Zone扩大。

然而,为什么是这些活动而不是其他?这些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?背后又有什么更深的含义?其实冒险教育中的“冒险”,只是一种手段,而“教育”才是更重要的。

说到“教育”,最重要的应该是目的。我们的目的是孩子们得到“成长”,具体到雪地冬令营而言是“生存能力提高”。根据“冒险”的理论,每个人的C-Zone是不一样的,对于7~14岁的孩子,设计的活动应该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,比如说在这个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情感的体验、规则意识的建立等,而这些需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完成,所以雪地冬令营的活动主线其实是建团队,而搭雪屋这个大任务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完成,前面的一个个活动都是为最后这个大任务所做的铺垫,如果前面的任务完成得不好,那么团队就建不起来,也不可能造成雪屋。

所以雪地冬令营不仅仅一些体验活动的堆砌,单单是体验活动是不能成为“体验式学习”的!要想将“体验”变成学习的过程,需要遵循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、需要体验之后的反思、反省和反馈,把这一次的经验链接到下次体验当中,不断循环。而雪地冬令营中难度逐渐升级的团队活动,就是让孩子们不断地体验、反省,通过分析在这一次活动中的得失,寻找原因、思考在下一次活动中新的做事方式,逐渐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,而在这里的经验又会带回到他的日常生活,使他在这个社会的“生存”能力真正提高。——这样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自然之友有着20年的环境教育经验,也曾经举办过自然体验冬夏令营(天坛、左权、版纳)和生态游学冬夏令营(哀牢山、台湾),但是今年第一次举办以“生活”为主题八达岭绿色生活夏令营,也吸纳学习了雪地冬令营“冒险”教育的很多经验。

八达岭夏令营的孩子是从6岁到13岁,地点在八达岭森林公园。

夏天的八达岭森林公园环境优美,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,非常适合做各种自然体验活动,但却并不具备良好的住宿条件,而我们却要在这里办“生活”营!——对的,按照上面的经验,这样的条件,适合加一点“冒险”的成分在里面。

说到生活,八达岭的生活条件比雪地冬令营的生活条件差多了,所以我们这次对于生活体验这部分是精心设计,不再像以往那样吃喝拉撒睡仅仅是为自然体验服务,而是把生活体验——扩大C-Zone做为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来做。

当然生活体验、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是分不开的。在生活体验部分,孩子们经历了打地铺、露营、餐前感恩、环保洗碗、节水洗澡比赛,七天里,没有睡过床、没有在真正的餐桌旁吃过饭、自己盛饭自己洗碗,自己整理内务,从无序到有序、从陌生到适应,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。

自然体验是自然之友环境教育经验最丰富的部分,在前三天适应营地、建立安全感的一系列活动之后,从第四天起按照传统将大小孩子按年龄段分开,9岁以上的孩子参加“地球守护者”培训,而8岁以下的孩子则安排了丰富的自然游戏、自然笔记、自然手工等活动。夜观、独行让他们克服恐惧、随处可见的蚂蚁和长腿蜘蛛让他们学会与小虫子和平共处、神奇之地中他们独自与自然或自己对话,以“生命间的关系”为主题的活动让他们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,打开五感的各种游戏则让他们认识到与地球接触是一种美好的感觉。

社会体验是在团队活动中完成的,生活营是所有孩子混龄编队,每个小队都有从6~13岁的孩子,他们要在一起共同吃饭、睡在一个空间、要共同制定营规、共同种植几棵植物、一起玩地球守护者秀、一起编排闭营式上的节目……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忍耐与尊重、学会宽容与自我排解,也学会观察、分析与反思。

我们在提到成长时,很容易把它和未来理想混淆,直接想到美好的结果,而忽略了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,是需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,是需体验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过程。

比起几十岁的大人,孩子的C-Zone没那么大,很多事情还不是理所当然的。他们在每天的生活、游戏中反复经历小小的冒险,一点点扩大他们的C-Zone,比如刚入营时,看到蜘蛛就会尖叫、躲开,到后来可以就近观察,再到后来蜘蛛爬到身上都无所谓,对孩子来说,这就是冒险。因为一天比一天接近,所以会有紧张感、不知道能否能克服那种恐惧,而克服恐惧之后的那种释然则会带来深深的满足感,是突破C-Zone之后的成长。所以孩子们的每一种体验、每一次经历都是宝贵的。

但对于冒险行为来讲,最重要的是“自发”,自己来判断,以自己的意志去行动,自发地从舒适区走出来很重要,被人要求而做的不能成为冒险,冒险者需要以自己的意志进行挑战。

所以我们引导孩子认识自己,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开始,然后是观察自己的情感、反省自己的行为。每天晚上,引导员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一天的活动,孩子们会在日记里面如实记录自己:吃得好不好、睡得好不好、拉得好不好?记录自己当天情绪,以及失败与开心的事情。在夏令营里,每一种情感都是被认同的,即使是眼泪,但无论哭或笑但都不会被放大;每一种结果都是被认同的,即使是失败——失败是学习的好机会,人生常常经历失败,之后才会收获经验和成功的喜悦。

最后一天,我们请每个孩子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,这个 “未来”限定在九月一日。

到九月一日时,所有的孩子都会回到学校,但此刻,他们在八达岭回顾这七天的生活,也许有很多感受,也许已归心似箭;哭过,也笑过;变得可以随便坐在地上,任蚂蚁和长腿蜘蛛爬到身上;一个人,静静地穿过黑暗隧道,心跳如鼓,回来笑着说“我克服了恐惧”;认识了很多朋友,也学到了点什么吗?又希望将来自己成为什么样子?

九月一日,收到这封信的同时,他们还会收到引导员和校长写给他们的信,看到这些信时,孩子们又将回到这一天的自己,想起在八达岭的这七天,也许又可以做到现在能做到的事情,从而获得未来道路上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。这正是我们夏令营的目的,突破C-Zone,获得成长。

这是一个完整的体验式学习过程,从看到我们的招募通知、面试或接受电话访问、参加行前说明会,到七天的营地活动,再到最后的信(地球守护者还有后续两个月的任务),孩子们在引导员和家长的帮助下,经历一个个小小的“冒险”、一次又一次体验式学习法的循环过程, 七天的营期被放大到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。

孩子们在第二天种下的小种子,前几天一直没有动静,但到第六天,大部分都发芽了。夏令营的教育也是如此,也许不能马上看到成果,但只要种子是好种子,又有适合的条件,小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。而适合的条件——阳光、雨露、土壤和耐心,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去创造,大家一起努力吧!


没有评论: